根据《普林斯顿大学权利、规则与责任手册》(2.4学术规范),学生在学术工作中使用AI需遵守以下规定:
学术规范要求
依据2.4.7条款,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不被视为信息来源,因其输出非人类创作。若教师允许使用AI(如用于头脑风暴或提纲撰写),学生需主动披露使用情况而非引用,因AI本质是算法而非来源。学生有责任了解并遵守课程及院系关于AI使用的具体政策。以下行为将被视为学术不端:
- 直接复制AI输出内容;
- 将AI生成内容伪造成个人原创;
- 超出教师规定的使用范围;
- 未按要求披露AI使用。
披露格式示例
披露方式因课程而异。例如,学者Marc Watkins在《高等教育纪事报》提出两种模板:
- 通用模板:“AI使用声明:本文档在AI工具辅助下完成,内容已由人工审核。如需了解AI使用详情,请联系作者。”
- 详细模板:“AI使用声明:本文档[标题]使用[具体工具]生成,内容链接[附链接]并已由[作者全名]审核。如需了解AI使用详情,请联系作者。”
部分普林斯顿课程可能要求说明AI使用目的、方式,并保留与AI的交互记录(如聊天日志)。学生使用前应确认教师的具体要求。
学术出版的AI披露
普林斯顿政策与学术出版界对AI署名的讨论一致。多数出版社禁止将AI列为作者,且要求在使用AI时进行声明而非引用。例如:
- 《Science》期刊:需在投稿信及致谢部分声明AI使用,并在方法学章节详述提示词、工具版本;编辑有权拒收违规稿件。
- 爱思唯尔:允许不披露语法检查类工具,但要求在研究相关的AI使用中,于方法学或独立章节说明工具及流程。
引用规范
若需引用AI工具,不同引文格式要求各异:
- APA格式:将工具开发者(如OpenAI)列为“作者”;
- MLA格式:将开发者视为“出版商”;
- 芝加哥格式:需标注AI工具名称、版本及访问日期。
注意事项
引用AI生成内容中的二手文献时,务必核查原始来源。生成式AI常出现“幻觉”(虚构信息),甚至编造完整参考文献列表。出版社作者指南通常提供AI使用指引,若未明确,建议直接联系编辑确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