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性出版社/(在线)研讨会实际案例破解

近日图书馆员收到两封国际研讨会邀稿信件,经查证发现主办单位有掠夺性出版社的嫌疑。在此混乱不安的时节,学术投稿与发表仍须谨慎,多加求证,小心上当!

【邀稿信 1】

信件开头即表明这是一场在线视讯研讨会,并且强调 E-Conference 的优点:省下旅行与住宿的费用、减少报名费支出、节省时间,而且很安全,避免传染新型冠状病毒。信件中附上历年会议的现场照片,让你卸下心防,认为不是昙花一现的假研讨会。根据我们以往的建议,不应点击信件中的任何网址,可能有钓鱼信件或电脑中毒的风险。

我们按照〈慎选学术会议/研讨会〉的原则查证,首先,关于会议论文集,信中表示将储存于某个数字图书馆,经查证是此出版社自行建置的平台。其次,文章的 DOI 码、期刊的ISSN 码为必备项目,不足以当作判断标准。最受质疑的是宣称收录于”ISI Thomson for Review and Indexing“,此名词模棱两可,ISI 原本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的产品,近年独立成一家新公司 Clarivate Analytics,我们实际查找图书馆订购的 Web of Science 与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数据库,都查不到该出版社及研讨会的文章。

尝试在Google搜索该出版社的数据,官方网站显示有举办 Ieee Conferences,但电资领域正牌的出版社是 IEEE,英文的大小写有差异,企图鱼目混珠。

我们进一步查到 Caltech Library(隶属于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机构)的网页,其掠夺性研讨会清单有该出版社,而根基于 Beall’s List 的 Stop Predatory Journals 的清单中也有该出版社。因此,以上各种线索显示该国际在线研讨会非常可疑。

【邀稿信 2】

本信表示考量许多人因应,提供三种参加研讨会的方案:口头发表、海报展示、在线会议,主办单位将寄送会议数据给无法到场者,看似体恤报名者,实则潜藏掠夺性研讨会的危机。

邀稿信罗列6大主题领域的研讨会,已经举办过8~29届,可能是具规模的国际会议与主办单位。然而根据〈慎选学术会议/研讨会〉的原则,邀稿的主题不应如此广泛,应符合自己的学科领域及研究范畴。信中指出会议论文将出版于 Open Access 期刊,因此,我们到 DOAJ 网站(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查证,在 Advanced Search 功能选择 Publisher 字段搜索该出版社名称,发现只有相似的出版社名称,并没有该出版社的刊物、会议论文等数据。此外,我们也在 Google 查到一些博客文章,讨论该出版社有举办掠夺性会议之争议。

综上所述,不能对掠夺性出版社/期刊/研讨会掉以轻心,否则得不偿失,金钱、研究成果付诸流水,亦影响您的学术声誉。

 

💡 此文章案例为指引参考性质,研究者仍应谨慎判断及评估后自行决定投稿与否。

作者:学科服务组

本文更新历程:2020/3/25、2024/5/27、2024/10/18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