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找数据时,您是否经常对于同名同姓、或是全名与缩写姓名不易判断为同一作者的情形感到相当困扰?面对著众多的著作与学术研究成果,不仅仅是数据查找者,就连作者本人来说,对于姓名有识别上混淆不清的问题一直存在且深以为扰。
借由姓名识别身分产生区分不易的情形有很多,诸如同名同姓的问题,结婚或其他因素造成姓氏或名字的更改,不同语文的姓名著录,字码或字体差异以及英文名字全称与缩写容易产生混淆等等。但是如果各个作者可以借由一个如同身份证字号的唯一识别码来代表,就可以克服这些困扰,并且可以在众多网路资源与不同社区间,更正确地链结作者的各种型式著作与学术研究成果,完整呈现其学术贡献与成就。ORCID就在这样的识别需求下应运而生,提供全球各地作者一个独一无二的数位识别码,除了有助于识别更可以自动链接作者各种形式的学术贡献,在浩瀚的学术之海中,明确标示与辨认各个作者的所在。
ORCID是一个开放式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有两个内核功能:一是提供世界各地作者独一无二的数位识别码,其二是提供会员导入ORCID ID的识别功能,进行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导入汇岀、链接等利用。ORCID对于个人的服务是开放且免费,世界各地作者通过上网即可申请个人的ORCID ID识别码,建置个人学术数据与其他识别码,同时享有隐私权,可自由设置个人数据公开与否;ORCID对于参与会员,亦是开放全球各地机构组织与出版商自由加入,但必须缴交不同年费成为会员,以使用其所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诸如使用所提供系统界接的API来进行系统之间数据的汇入汇出与更新,或使用相关统计报表等等权利。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有373,595个ORCID ID注册成功,并有许多知名大学、机构组织与大型出版商成为ORCID会员,相继展开不同程度的利用。这些会员依其性质枚举如下:(会员名单详见ORCID会员)
会员枚举
大学 | Boston University, Cornell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等 |
研究机构、专业组织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 IEE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等 |
出版商 | EBSCO, Elsevier, Faculty of 1000 Prim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Thomson Reuters , Springer, Wiley-Blackwell等 |
新兴网路学术书目计量机构 | Altmetric, ImpactStory等 |
图书馆与相关组织 | British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Sciences Library(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OCLC等 |
不论是对于作者个人,或是对于大学院校、研究机构、赞助单位、图书馆或出版者而言,使用ORCID的益处甚多,但是这些益处却非一蹴可几,ORCID ID需要被广为应用才能发挥实质功效。而甫自2012年创立的ORCID也并非全然完美,无可讳言地存在著一些令人有所疑虑之处。以下罗列各方所提益处、疑虑与建议提供参考:ORCID提供作者一组16位数的ORCID ID识别码,并以URI方式(http://orcid.org/(ORCID ID))呈现个人学术信息纪录,例如:0000-0003-4422-5490为ORCID ID识别码,http://orcid.org/0000-0003-4422-5490则为个人所登录的学术信息纪录位址。作者可以链接ORCID纪录到CrossRef、Researcher ID、Scopus Author ID等其他识别码。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已提供“作者识别码”字段,来使用ORCID ID的查找。Scopus数据库亦已提供简易软件,帮助作者将Scopus数据汇至ORCID纪录,而其Author ID纪录日后也会自动加载来自ORCID著录的信息;在ORC ID中著录的Scopus Author ID,只要点击该Author ID即会链接至Scopus Author ID纪录显示作者相关信息。
使用ORCID的优点 | |
对象 | 优点 |
学者、作者、学生 |
|
大学院校 |
|
研究机构、赞助单位 |
|
图书馆 |
|
出版者(一次与二次文献) |
|
对ORCID的疑虑与建议 | |||
1. ORCID ID的长度太长不易记忆。 | |||
2. 太容易宣称谁就是谁,恐有伪造身份与学术造假问题,该如何去更正? | |||
3. 应提供健全的机理,以避免非故意情况下所造成个人多重ORCID ID问题。 | |||
4. 对ORCID的永续经营有疑虑。 | |||
5. 对ORCID的系统安全系有疑虑,如何避免天灾或是人祸问题(例如政治因素等安全性问题)造成数据的毁损。是否可在各地建置备份机理。 | |||
6. 对于已故的作者或是无法上网申请ORCID ID的作者补全救问题。 |
要让ORCID真正发挥作者识别功能,并能汇聚作者各种不同型式的智能成果以呈现完整的学术贡献与成就,对应ORCID的内核功能,必须完备两个使用构面。一是作者必须申请ORCID ID,并在其作品中加以宣告;其二是机构团体与出版者,愿意将ORCID ID的使用机理导入所使用系统中并加以利用。此二使用构面愈完备,ORCID就更能发挥其功能,在日益爆增的著作与学术成果中精确识别各个作者,以明确标示其学术研究产出与贡献。但若是ORCID的推广与使用不够普及,无法完备使此二使用构面,ORCID ID恐将只是一组比姓名更难以识别的数字而已。
ORCID于2012年开始提供全球作者不限国籍地域、跨越不同出版者与数据库的独一无二身分识别码功能,许多重要机构组织与大型出版商已相继认同并纷纷导入ORCID ID的使用机理,新兴的网路学术书目计量机构也将ORCID ID纳入识别搜罗的要项之中,以正确掌握并呈现不同于传统引用次数计算的学术贡献成就。目前ORCID被支持与运用的情形有如风起云涌般,在许多参与会员与诸多学者的积极参与鼓舞下,俨然成为学术界的一股运动与风潮。就态势所趋与长远考量下,ORCID ID确实能在网路资源风行与学术成果大量产出的盛况下,扮演精确辨认的区分与聚集的功能。在此呼吁校内教职员工生尽早上网ORCID网站,申请属于自己的学术贡献识别码与著录个人学术信息,并建议在个人著作、网路发表、个人网页或电子邮件签名档等加注专属于自己ORCID ID,以便让自己的学术贡献与成就,可以在茫茫浩瀚学术之海中,更容易被发现与正确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