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粮价资料库」为一数据形式的价格资料库,其价格资料是指清代(1644-1911)自1736年开始,各省按月向皇帝奏报省属各府及直隶州厅的主要粮食价格。王业键院士自1977年即已先后在美国Kent State University、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搜集及建档事宜。直到2008年初始再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进行最后阶段的整理和资料库建置的工作,并于是年底完成共计约219万笔的资料库。 「清代粮价资料库」可说是1912年以前中国历史上最丰富可靠、时间序列最长且统计方式不变的数据资料,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
开放使用:
未登入者可在MHDB首页上方的搜寻框,以及个别资料库内直接试用查询,但仅列出部分检索结果,无法检视全部内容。
王业键院士与「清代粮价资料库」
王业键院士编的「清代粮价资料库」,为一数据形式的价格资料库,其价格资料是指清代(1644-1911)自乾隆元年(1736)年开始,各省按月向皇帝奏报省属各府及直隶州厅的主要粮食价格。这些奏报的粮价原始文件称为「粮价清单」,分别庋藏于台北的国立故宫博物院、北京的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单的书写有一定的格式,报告价格时皆以府为单位,每府列出该府主要粮食的最高和最低价格区间,并以统一的衡量(仓石)和计值(银两)单位表示。王业键院士自1970年代即已展开粮价清单的搜集及粮价资料库的建置工程,先后在美国(Kent State University)、台湾(中央研究院)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持进行,所费时间超过三十年。王院士在美任教期间,曾获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Dwight H. Perkins协助),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Fulbright-Hays Program,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ng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earch of Kent State University等机构的资助,将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所有的粮价清单予以搜集完全及建档,也包含了部分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庋藏的粮价清单。这时期搜集及建档的工作,获得国立故宫博物院庄吉发教授和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黄国枢教授的顶力协助,而得顺利进行。所搜集的粮价资料,以江苏、福建、浙江三省最为完整。 1994年王院士自美回台以后,利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发行的《宫中粮价单》327卷微卷(当时该馆称已将馆内绝大部分的粮价清单整理发行),结合前一时期已建档的所有国立故宫博物院和一部分第一历史档案馆粮价资料,统合以「清代粮价资料库」的建置工程为核心,附随各种与粮价相关的统计及历史研究,先后经国科会补助专题研究计画「清代全国各省之粮价统计分析」(1995年8月至1996年7月)、本院补助主题研究计画「清代粮价的统计分析与历史考察」(1996年至2000年)、本院经济研究所补助(2001年1月至6月),以及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支援(2008年3月至12月),终将资料库建库建置完成。
「清代粮价资料库」的建置是经济史上重要的基础工程,这批价格资料可说是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最为丰富可靠且时间连续最长的经济数据资料,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农业社会中,粮价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因为粮食消费往往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一半以上,粮价变动因而影响到社会经济中各个部门的荣枯,以及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福利。而清代存在全国性的粮价陈报制度,例行地搜集市场的粮价资讯,对工业化以前的国家而言,实为独一无二的机制,粮价清单即是这个制度运作下保留至今的重要产物。这批数据资料自王院士1970年代后期开始后,美国学界的Lillian M. Li, Robert B. Marks, Peter C. Perdue, James Z. Lee, R. Bin Wong、大陆的陈春声等学者,都分别各自搜集不同省区的粮价清单,并有论著发表。但是学者奔波搜集,费时费力,如今「清代粮价资料库」的完成,可省去耗时的搜集工作,学术研究更可事半功倍、更上层楼。